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五十章 连山之易(1 / 2)


猛地那火焰又消失在那扇门之上,随即在门上出现了一副诡异的图案!

周教授嘴里连连惊呼道:“这怎么如此熟悉,不对,我一定在哪里见过!”

“哈哈!我知道了,那图案当中竟然有启母石的影子!”

“启母石是啥?”周教授给我们几人指过去,果真我们在其中的图案当中发现了一个石头的样子。

“真的好像是启母石?”

周教授对着袁纯清激动的喊道:“什么叫做好像,这就是启母石!”

他看着我们几人一脸茫然,便给我们几人解释,启母石又名望夫石,启母石的样子的犹如慈祥的妇人端坐于山崖之上。

相传,禹娶涂山氏女,婚后四日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涂山氏女每日引领南眺,盼望丈夫归来。但是,望穿秋水,也不见禹归。由于朝思暮想,精诚所至,终于化而为石,端坐于此,昔日与禹幽会之所,此即传说中启母所化之石。

我惊愕的喊道:“那这启母石岂不是和大禹有关系啊?”

“九儿,我也没说和大禹没有关系啊!你们若是仔细看去,是否发现这里和吴堡附近的孟门关黄河地段有点像啊!这不会是大禹治水图吧!”

黄河鬼王清清了嗓子:“此等事情,为什么不问我黄河鬼王,孟门关的黄河地段我去过,和这上边的如出一辙!”

“鬼王,这孟门关我还不是很清楚,你可详细的给我说上一说!”

鬼王的脸上浮现出骄傲的神采:“这别的不敢吹牛,这孟门关我可是很熟悉的,而且你们知道蹊跷的事情在何处吗?”

“在何处?”周教授连忙催问道。

“咱们所处的位置,乃是榆林市神木县之下接近于山西的黄河地段,而孟门关正好位于山西省的孟门古镇,而孟门古镇距离我们也不是很远,我们开车的话需要从陕西吴堡站出口下高速,沿307国道向山西军渡方向行驶,行至黄河公路大桥山西军渡桥头时,即可到达!”

此刻袁纯清说道:“那若是照你这么说,那我们现在距离那孟门关黄河古道的距离不是很远!”

“最多半天路程!”

此刻周教授拍着自己的脑门道:“我终于明白了之前在塔壁上看到的图案是什么了?”

爷爷急促的问道:“是什么?”

“大禹治水的局部图!”

周教授说完,我仔细想去,竟然隐隐约约的有那么一丝的相像。

我感觉事情的迷雾越来越清晰,隐约的从我脑子当中出来一个完整的脉络图。

也许正如周教授所说,这里或许就是大禹建造的,毕竟距离大禹治水的地方不是很远!

黄河鬼王还告诉我们,孟门的黄河古渡,东依巍巍吕梁,西滨滚滚黄河,南靠军渡要塞,北邻黄河二碛,西跨黄河天堑即达陕北地区,是控山带河的重要关隘。曾与晋东娘子关齐名,有“东有娘子关,西有孟门关”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周教授嘴里说出了我们众人都感觉不可思议的一句话:“鬼王我若是没有记错的话,那孟门的黄河古渡应当是有一个蛟龙壁存在吧!”

“对啊!我还在那段受人之托捞出来过尸体呢,当地的村民告诉我,大禹治水前,因为孟门西南石壁如蛟龙横卧黄河水中,将其东西两岸石山连接成一个天然的黄河大石坝,挡住黄河去路而形成湖海,有所谓“定湖”之称。若遇大雨,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大溢逆流。后来大禹劈开蛟龙壁,河水顺流而下故称蛟龙壁。”

“那你看去那门上的左半部分的图案是不是蛟龙壁!”

刹那之间,黄河鬼王的瞳孔放大了千百倍:“果真一模一样!”

仔细看去,这扇门周围有着铁水浇筑,并且通体乃是为青铜所造。

周教授脸上浮现了笑容:“我现在可以下结论了,此地应当是为大禹所造,或者大禹的子孙所造!其实我倒是希望是大禹的子孙为了纪念大禹所制造,如果是大禹所制造,他耗尽如此之力,建造这青铜金字塔,我想可不仅仅是为了歌颂功德吧!或许是为了镇压住某种东西,或者……”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懂周教授所说的意思。

“周教授我想起我爷爷对我说的一句话。”

“鬼王,你对黄河是最为了解的,但说无妨!”

“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处。”

“啊!还真的有龙门存在啊!”

鬼王点了点头:“我爷爷是这样说的,我爷爷一生从未说过不靠谱的话,而且还是临死之前告诉我爹的!”

周教授脸色深沉的不知道在回忆什么,过了一会道:“鬼王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我,在《穆天子传》当中曾记载到,北登孟门,九河之隥。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

“什么意思啊,周教授?”我挠了挠头对着周教授问道。

袁纯清也急忙喊道:“别装逼,能用白话文,就少用文言文!”

周教授叹息着看了袁纯清一眼:“这年头没文化真可怕,这句话的意思乃是北登孟门,乃为九河的阶梯。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处。实为河上的巨险,兼有孟门津的名称。”

说实话我也没有懂,我也不好意思再去问周教授。

周教授继续道:“根据古书记载,龙门之水虽然不是凿石头的凿子,却能穿透岩石。并且水气好像飘浮的云雾,龙门之中巨浪激荡腾跃,洪波崩颓而下。”

鬼王拍了拍脑袋:“你和我爷爷说的差不多啊!只不过他老人家用词没有你这么华丽,只是告诉我们龙门当中的黄河之水险峻要命。”

难道周教授猜测是正确的,这门里边有着龙门,这龙门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啊!

算了,越想越头大,还不如不想,反正周教授弄懂了就成。

周教授看着我们几人还是一头雾水,不禁哈哈大笑:“这龙门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大禹开辟出来疏通黄河之水的地势之门,只不过现在众人眼中的龙门都是根据古人的记载而推测出来的,或者是野史传说而确定的,至于龙门所在之处还没有人能够给一个确切的答案,也许这一次我们就有了答案!”

我顿时感觉周教授年轻了好多岁,此时周教授正在兴头上,继续道:“根据《名山记》记载,黄河之水到了龙门之地,飞流直下,激起了千层巨浪,而龙门的两边都是悬崖断壁,只有神龙才可以跨越,因此称之为“龙门”,后来大禹凿山断门,黄河自中而流,这就龙门的来历!”

这么一解释我就明白多了,不过我又有了一个问题:“周教授在大禹那个年代,这金字塔您觉得能够建造出来吗?”

周教授愣神望着我:“研究历史,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你仔细的回想一下,其实古人的智慧比我们要聪明很多,因为他们是文明的开拓者,千万不要认为古人比我们傻!”

“我说的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当时的生产条件!”

周教授喝了一口水:“九儿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你是觉得在大禹那年代,这青铜金字塔的工作量是无法人力完成这种工作的是吧!”

我点了点头,周教授叹息一声道:“最难以弄懂的就是历史,历史上的很多遗迹在现代人的眼中根本就是无法完成的,但它就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只是我们未曾破解古人是怎么建造的。”

“我……我没有什么要说的了!”

周教授的解释太过于笼统,这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虽然不同意周教授的观点,但是我又不知道原因何在。

“其实在大禹那个年代,就以当时的生产工具还有工艺水平实在是难以想象如此浩大的工程是怎么完成的。但根据考古出图的文物来看,在夏朝古人就能够在玉石之上钻出头发丝般大的小孔,并且那时候已经有青铜器的存在了。

若是要我来看,这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事情,只不过是时间的长短而已。九儿,千万不敢忽视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能够从蛮荒时代开辟出一个文明,甚至有的人到现在还是一个谜。就好比尧舜禹几人的传说,在现代人的眼中可能根本不会存在,但谁也说不准,也无人的敢下结论说那就是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