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三十五章 子母双煞(1 / 2)


“崩!”

猛地一声,将我吓唬住了,整个山洞,凄绝可怖,仿佛鬼魂演奏的绝唱一般。

仔细听去那声音,正是从柳树当中发出来的,并且柳树在快速的枯萎。

那些像妖魔舞动的柳树枝顿时也消停了下来,顿时变得老态龙钟一般。

我管不上那么多,心中窃喜,还真的误打误撞的给找对了。

反观那棺材当中,金色灿烂,宛若一个巨大的藏宝盆。

其中金玉耀眼,在正当中乃是用上等的金丝镶嵌在丝质布料上的,由此看来这金帛锦绣也不是凡品啊!

袁雅静见过的宝物也不再少数,看着那金帛锦绣也不免称赞道:“真的可以和金缕玉衣媲美了!”

“不过这金帛锦绣倒是和金缕玉衣有点差距,但是在那个年代做出来如此精华的金帛锦绣倒也是巧夺天工了。”雅静继续感叹道。

能够和金缕玉衣媲美,虽然说是比不上,但是从雅静的表情不难看出,这金帛锦绣也是极为的华贵。

之前我在袁纯清家中的藏书也曾看到过金缕玉衣的介绍。

金缕玉衣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幕”“缀玉衣服”,一直到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流行了近四百多年。

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皇帝的玉衣用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铜线缀编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因为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而刘胜墓葬当中的那件玉衣,由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六个部分组成,全部由玉片拼成,并用金丝加以编缀。

玉衣内头部有玉眼盖、鼻塞,下腹部等,并且周遭以红色织物锁边,裤筒处裹以铁条锁边,使其加固成型。脸盖上刻划眼、鼻、嘴形,胸背部宽阔,臀腹部鼓突,完全似人之体型。

获悉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

而我们眼前的金帛锦绣也是金光耀眼,只不过是由金丝编制在蚕丝织造的锦绣之上。

那金帛锦绣将尸体完美的裹着,就好像是一块裹尸布一般。

此时随着夕阳已经落山,这山洞当中也是变得黑暗起来。

手电筒的光亮照在那棺材之上,我心里强忍着,并且暗暗的对自己说道:秦九你别怕,你老爹还在前方等着你呢。

我的耳边宛若传来了老爹的对我说的:我秦家男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方为大丈夫。

我的恐惧感不再有刚才那么的强烈!

尽管是在黑暗当中,我心中熟知这金帛锦绣估计一会就会风化,随即一股风吹来就会消散在人世间。

毕竟还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抵挡时间的流逝。

千年之前,不管你是多么的秀丽,被人誉为人间至宝。

千年之后,终究还是要让时间来检验的。

我觉得我还是将这金帛锦绣称作是裹尸布比较靠谱。

因为这就是一张布啊!

只不过作用比较华丽,再者说是裹在人身上的,甚至连头、脚都裹得严严实实的。

这棺材的主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幼,都无法确定。

只不过我冥冥之中感到这棺材和我们刚进来看到的巫术求子图有关系。

这样的入殓方式,倒是极为少见,估计是古老的巴族人民的一种下葬方式吧。

反正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总有点差距,有时候有个古老的民族弄出来点奇怪的东西也不足为怪。

我朝着死者周围打探而去,有着好几对金饰品,只不过我们不是求财,我只是想要看一面这棺内到底是何人。

因为我觉得这棺材上的蛇形图案和沧桑骨老人给我的巫天大印上的蛇有点像!

本来我们可以就此打住,完全可以将棺材盖盖住,然后赶紧走人,才是正道。

可是我这人好奇心强,既然开棺了,就要弄一个来龙去脉出来。

借着昏暗的光线,我缓缓的将裹尸布拉动,等到完全扯下来的那一刻。

我愣在了原地,嘴里言语道:这怎么可能?

我的双腿已经打颤,手也在发抖。

谁知小道士赶紧掏出来一张道符,贴在了那尸体的额头上。

尽管我不迷信,不过小道士这个举动,我倒是极为的赞赏。

看到那尸体的面貌,我的心脏都被吓得隐隐作痛,仿佛在盯着看几秒,我的心脏也许就会忍受不了视觉带来的冲击,从胸口跳出去。

“奇迹啊!”

那尸体的面貌,竟然保存的极为完整,就仿佛是昨日死去的。

说是熟睡在棺材当中,也没有人怀疑。

我看着眼前这等事情,不免往后退了一步。

尽管我知道那女尸已经死了,可是心中也是不免害怕那女尸猛地睁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