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下第一扇(1 / 2)


“尚且不说东海的神秘之处,古代的的很多书籍吸引着无数的人探险东海,更准确的说法是去东海寻找宝藏,当然,大家都带着一个心照不宣的目的——寻找归墟之地!”袁纯清听完日记上所说的,不由的暗暗发出感慨。

“我的先祖袁天罡留下了一句,人尽皆知的话——沧海桑田!其实我早就怀疑安定公主的大本营不是建造在海上,而是在海底的陆地上!”

“海底的陆地?”

独眼王听之后告诉我们,东海是至今犹存的古海,但东海向来以沧桑之变闻名。沧桑,正是“沧海桑田”的意思,这个词正是源于东海的变化。

在我国的远古神话中,关于东海沧海变桑田的说法早就有之,但被人们一直视作神话与无稽之谈。

东晋葛洪撰写的《神仙传》,收录了古代传说中92位仙人的事迹。其中有一段就描述了东海沧海桑田之变的传说,生动而细致。

相传神仙王远,字方平,在蔡经家见到一个神仙麻姑,两人闲聊时,麻姑对王远说道:“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

王远笑曰:“圣人皆言,东海行复扬尘也。”

两位仙人在浅笑轻聊中,谈论的竟然是各自见到的东海沧桑之变!

而且麻姑说她已经见过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最近到了蓬莱仙岛,发现东海水又比过去浅了将近一半。

王远的回答则是:“圣人都说了,东海又要干涸,怪不得再次扬起尘土了呢!”

然而,人们对这两位神仙的对话却始终不相信:东海真的发生过沧桑之变吗?

其实不仅如此,据记载,东海还发生过更多的变故,如《列子·汤问》中说,渤海之东的五座大山:岱舆、员峤、方壶、瀛州、蓬莱,其中的岱兴、员峤二山沉于大海,不知所踪,这样的变化也同样巨大且惊人。

“什么意思?”

“老袁的意思是我们的面对不禁是在海平面之上的大海,更多的危险是在海底!”陈青龙说完,我就有点似懂非懂了。

看来这一次,我们得真正的和海水接触了。

突然越来越多的海水涌进了山洞,老爹大喊一声:“不好!岛屿要沉,赶紧跑!”

我们几人撒腿就朝着我们的游轮跑去,生怕在海岛沉没之前,我们跑不到游轮上。

几分钟后,我们甚至能够清晰的感觉到海岛在不停的沉下去,奔跑的速度也是加快了不少。

等到了游轮之上,我气喘吁吁的坐在甲板上。

看着老爹他们几人脸不红心不跳,看来我的体制实在是弱啊!

“真是遗憾啊!没有弄明白希特勒的秘密,真是遗憾啊!”独眼王的眼中充满了悔恨。

“你小子别在这里唉声叹气了!我们能够知晓这些资料已经实属不易了,只不过这只德军小分队将关于东海归墟之地的有关资料给燃烧掉了,这是我所不能够接受的。对于希特勒的宝藏,我还真的没有多大的好奇心!”

袁纯清说出这种话,我自然是不敢相信,因为这家伙可是翻动了十几个人的尸体啊!

唯一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切克尔家族人的日记。

可是这日记又有什么用呢?

擦屁股都嫌硬!

于是我们继续航行,这次东海之旅自然是时间越短越好,毕竟在海上人的身体吃不消。

好几次吃饭的时候,我都会把蔬菜夹给袁雅静吃,毕竟我是个男人,身体的抵抗力要比袁雅静好很多。

“我先祖还记载东海的归墟之地,有着很多的东海水晶,等给你们一人弄一块,回去的日子也就不愁了。雅静虽然说咱家有钱,可是有钱也是你爷和你爸辛苦挣来的,所以说你的嫁妆我觉得意思意思就成了。”

我尴尬的笑了笑,还有嫁妆啊!

袁纯清告诉我们,传说东海水晶是仙子洒落的泪珠变来的。东海有座形似草屋的山岗,叫做房山。山间汩汩流淌着两股清粼粼、蓝莹莹的泉水,上者叫“上清泉”,下者叫“下清泉”。

一位美丽绝伦的神女水晶仙子就伴着老父亲住在这里。水晶仙子偷偷爱上了清泉村一位英俊勤劳的打柴小伙子,愿与他结为夫妻。

不久,这事被天廷的玉皇发现了,遂派天兵天将将水晶仙子强行押回天宫,仙子一路上洒落的泪珠,恰似倾盆大雨,泪珠便化作地下的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