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2章 君心莫测(2 / 2)

天启重重叹息了一声,东林人的施政方略在几年的施行当中,并不能为大明天下带来起色,这些人虽然忠心秉直,但终究是叫的响,做的少,还不如魏忠贤的那些古怪方法,很快便使得大明内库充盈了不少。

想到此,天启再次看了一眼叶向高的奏折,缓缓道:“既如此,那就让首辅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吧!”顿了顿,又道,“加其为太子太傅,赐锦缎二十匹,银二百两,由京营护送回乡!”

顾秉谦和魏忠贤互看一眼,连忙应承道:“皇上体恤老臣,真乃圣明之君!”

二人正欲退下,天启却道:“大理寺右少卿孙越陵上折,请求调任地方任职,你们对此又怎么看?”

顾秉谦踏前一步,道:“孙少卿蒙皇上恩德才在大理寺担任司职。如今他任职未久,便想离职外放,实在是有负君恩。”

天启怒笑一声,道,“自朕放逐东林以来,这些东林臣工便争先恐后地上折乞归,好像朕会吃了他们似的,既如此,朕就不强人所难了,他要走,便让他走吧。”

魏忠贤试探着问道:“那么皇上打算将孙少卿调任何地呢?”

天启看着他道:“依你之见呢?”

魏忠贤思虑一阵,道:“孙少卿曾督掌西南平乱一事,对西南的匪患自然熟悉无比,老奴以为可将他调往贵州任职,继续剿灭那些叛军残余。”

天启轻哼了一声,道:“那不是便宜他了。西南之乱在朱燮元的督导之下,已经逐渐平息,朕知道他勇武非凡,不能就这样让他得享清福,朕要让他继续为朕奋勇效命。”

“那……皇上打算调他去哪?”魏忠贤小心翼翼地问道。

天启忽然露出一个难以明察的笑意,赌气般说道:“朕不是答应了让叶首辅告老还乡吗?他是叶首辅举荐之人,就让他跟着叶首辅一起走好了。”

顾秉谦讶道:“皇上的意思是调他去福建?”

“有何不可?”天启道,“福建那边红夷侵占了我大明的澎湖列岛,沿海一带更有海盗滋扰乡镇,就让他去替朕教训教训那些人吧!”

魏忠贤连忙问道:“皇上打算调他去福建担任何职?”

天启闭着眼睛想了想,道:“给他一个福建巡抚怎么样?”

“万万不可!”顾秉谦连忙劝道,“孙越陵不久前才蒙受圣恩加封为四品朝官,如果将其任命为福建巡抚,恐怕擢升太快,反而会害了他,更让朝中其它臣工置喙。”按例巡抚一般是由京官侍郎、副都御史以上官员担任,职级至少在三品以上,如果孙越陵任福建巡抚的话,最起码要再升二级,他们不愿意看到这个东林剩下的残党余孽冒起太快,执掌一方军政要务。

“这……”天启皱着眉头,望向魏忠贤,道,“你说,给他一个什么职务方好?不能太低,起码要有剿贼平寇的权限。”

魏忠贤想了想,道:“皇上,福建按察使司衙门正好缺少一个副使的职位,孙少卿为四品京官,正可以担任这个差使。他在刑部衙门呆过,熟悉缉拿捕盗之事,此番任职为按察副使,正可行使皇上所说的维持治安,缉盗捕贼事宜。”将孙越陵由大理寺少卿调任按察司副使,正好是平调,既可以应付皇上,又没有让他升官,乃一举两得之举,魏忠贤绞尽脑汁才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天启听罢,沉思一阵,道:“既如此,就按大档所说,调他去按察使司衙门当个副使吧,但朕要赐他金牌令箭,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利。”金牌令箭是除了尚方宝剑之外皇上赐予臣下的信物,在危急关头可凭之决断行事而不受上官掣肘,天启能够如此对待孙越陵,可见心中对他还是十分信任倚重。

事情至此,顾秉谦和魏忠贤也无法可想,只能俯身应命,拜辞出殿。

……

朔风呼啸,雨雪纷飞。

北方的雪下的早,一觉醒来,京师的百姓发现一场初雪就将残存在枝头桠角的秋意扫荡的一干二净,腐叶、街尘都被这场雪彻底掩埋,整个世界变得清静洁白,仿佛已经没有喧嚣尘杂。

朝阳门大街上,孙越陵负手立在雪意萧萧之中,看着府中一干人等将所有物什搬上骡马车,绑紧扎好,准备离京。

自从天启批准了他调赴外地的奏章之后,他就立刻到吏部衙门办理好了调任手续,领取了官印文书,准备赴福建上任。好在他早就命手下准备离京事宜,所以一切事情都在有条不紊之下快速进行,效率很高。

出乎他意料的是,天启居然也批准了叶向高请辞的奏章,这说明天启皇帝已经不再眷顾他这个三朝元老,对东林党彻底绝望。随着叶向高的离京,东林内阁彻底沦陷,已经完全由阉党把持,纵然他孙越陵有翻覆之能,又多了几百年的见识,恐怕在如此境况下也不能有何作为。

这次将他任命为福建按察使司副使,这让他稍微有点意外,但随即又甘之若素。(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