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3节(1 / 2)





  那小厮指着街头巷尾挤在茅棚里的灾民,和马文才之人介绍,“看那些人,就都是城外受灾,安顿在城里的。城里水退了后,许多人就进了城了,现在县里也乱的很,公子们虽然人多,但还是别乱走的好。”

  言下之意,要出门最好找他这个本地的熟人。

  “诸位公子现在来的不是时候。我们沛县是好地方啊,高祖庙,泗水亭,吕布射戟台、歌风台,各个都是好地方,多少大人公子来了都要去玩一玩。不过这些地方都在城外,周围也都被水淹了,过不去。”

  小厮有点可惜不能多领点赏钱。

  “好了好了,知道你热情,好好带路便是。”

  马文才被这小厮吵得头痛,示意祝英台告诉他要找的几户人家地址。

  那小厮并不识字,祝英台拿出信,照着地址读了几个,小厮的表情就古怪了起来:“这,好几个都是被水淹了的城南,怕是不在原地了。”

  这些他们之前也知道,并不勉强,让小厮带着在城南几家问了问,果然见到一副被大水淹没的场景,地上甚至泥泞不堪,也不像有人住。

  “这样的人家,一定是被县衙安置到其他地方去了,要打听也能打听的到就是费时间,不如把信送到县衙里,付点钱,让衙役们帮诸位送。”

  那小厮出着主意。

  “诸位公子觉得呢?”

  “那也只能这样了。”

  马文才和祝英台商议了一会儿,决定回头让下人持着帖子把信送到衙门去,无非破费一点,马文才和祝英台倒不差这点钱。

  听几位公子不执意要进泥泞的城南,那小厮也才松了口气。

  五封信一一查找下来,只有一户人家还有些希望送出去。

  “大婆儿巷,这在城东啊,这可是富户住的地方。”

  那小厮一听地址,嬉笑道:“住在大婆儿巷、小婆儿巷的人家不多,大多是乡下的地主到城里来享福的,也有些手头宽绰的,就算水淹了出去躲一阵,家大业大,必定是不愿意丢了的,说不定找得到。”

  “那就好……”

  祝英台也松了口气。

  “这么多信没一封亲自送到人手上,我心里还有些不安。”

  “大婆儿巷有点路,诸位公子要找的人家姓什么?”

  小厮笑问。

  祝英台低头看了看信。

  “姓方,叫方天佑。”

  “哎呀,原来是方大善人!”

  小厮一听人名立刻笑得更灿烂了。

  “那可是此地有名的大善人,平日里施粥济贫绝不落在人后的,家里在城外还有不少田地,听说刚添了丁!走走走,我们去方大善人家沾沾喜气!”

  “我等还没有成亲,怕是不用沾这种喜气。”

  梁山伯听到“添丁”云云,忍不住一笑。

  “哎哟诸位公子,难道都没有成亲?”

  那小厮闻言吃了一惊,眼光从马文才身上扫到祝英台,又从祝英台扫到梁山伯,瞪着眼睛道:“那位小公子没成亲倒是明白,年纪尚小,马公子一身贵气,想来成亲也是大事,看这位公子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没成家?”

  这时代十五六岁成亲都不算早的,梁山伯看起来又老成,故而那小厮眼神诧异。

  “公子这么大年纪不成亲,是有什么缘故还是有什么隐疾?官府不罚钱吗?”

  听到那小厮的话,祝英台忍不住躲在马文才身后窃笑,连马文才也难得见到梁山伯吃瘪,唇角扬了扬。

  梁山伯解释他们还没有成亲只是顺口一句,没想到这口舌伶俐的小厮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他们找这小厮原本就是看他口舌伶俐人又热情,却没想到如今却捧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能认了他的“优点”坑了自己。

  在这么多人面前讨论成亲不成亲,隐疾不隐疾原本就是个难为情的事,梁山伯见这小厮也不知道将他当成了多大,脸上忍不住红了红,好在他皮肤并不白皙,红了也不明显,只能摸了摸鼻子,哭笑不得。

  “在下才十九,没满二十。之前守孝三年不能成亲,官府怎会罚我的钱?”

  因晋时起人口逐年锐减,加上灾荒连连,国家对人口的需求迫切,历朝历代都对民间婚嫁年龄有极高的要求。

  女子十五未嫁,男人二十岁还未娶,便要罚“五算”的丁税,一“算”一百二十钱,是一个成年男子的人头税,五算下来是七百二十文,可以买不少粮食了,足够大半年的口粮。

  而且这钱还是只要没成亲就得一直要给的,算是沉重的负担。

  士族本就不用交税,就算罚钱也不缺这点钱,所以这样的限制对于士族来说倒像是摆设,高门贵女为了高嫁等闲等到十七八岁的也有,反倒是民间婚嫁越来越早,许多女子十三四岁连孩子都有了。

  “原来公子还没满二十啊,看着好像都二十四五了……”

  那小厮讷讷解释,只是越解释越让人尴尬。

  “噗,梁山伯,那你得加油,明年娶不到娘子就要罚钱了!”

  祝英台躲在马文才身后偷笑。

  “小心看着老成,被拉出去硬收钱。”

  “你又在说什么玩笑话,我在会稽学馆里读书,谁会拉我去交钱……”

  梁山伯脸色越发红了。

  “况且我无父无母,就是想成亲也找不到操持之人,想来成亲是个难事。咳咳,等明年若能做一小吏,俸禄能补上每年的罚钱,我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