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五十九章 玄学中医(1 / 2)

第三百五十九章 玄学中医

“但我要说,在中医嘉宾席上,可是有一位全世界第一个获得风水学博士的人哦。 ”

贺中庭说完,看向崔佑熙,顿时引来一阵尖叫,秦浩瞥了一眼崔佑熙,顿时一愣,心道这女人怎么也来了。

“虽然这时候他们对科学范畴的使用,突然变得狭义起来,丝毫不谈统计学了。

更重要的是,在讨论玄学的非科学性和伪科学性的时候,这些人不考虑任何一个领域的从业人员,都有素质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任何一个领域都会存在低水平的人,甚至是骗子给整个行业抹黑的情况。

科学也是如此,假如我们把广大中学理科教师也叫做科学工作者,然后去考察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知识,就会发现科学界也存在大量的谬误。

而且上述这些玄学,流传的范围的确谈不上宽广,真正懂的,会用的人也不多,数量级上也无法对科学体系产生根本的冲击。

而中医不一样,中医的哲学体系是完善的,应用是宽广的,懂的人是很多的,更重要的是,在医学领域,效果是很容易验证的,而且已经被验证是广泛有效的。

所以,中医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就如同科学明珠上的一大块斑点,当然欲除之而后快了。

这些人黑中医的角度,其实还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攻击中医不科学。

可惜的是大部分中医界的人,自己的哲学素养也很一般,不但不能或者不敢从根本上指出中医不是伪科学,而是根本不是科学,也不屑于是科学,更不能是科学。

反而硬着头皮希望中医能往科学的方向靠拢,有些在研究如何用科学手段证明经络和穴位的存在,有些在对中药材进行科学理化分析和动物实验,有些在探索所谓中西医结合。

他们的这种中西医结合是以西学为本,中药为用的结合,本质上还是西医,因为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逻辑是西医式的。

最遗憾的是,现在广大的中医学院,培养的就是这一类的医生,一堆会开几付中药的西医,而已。

真正可以探讨的中西医结合,是像清代张锡纯那样的大医,以中医的哲学体系辨证,把一些简单的西药当成中药材。开出一些类似石膏阿司匹秦汤之类的方子。可惜,这样的人没有了,这样的路也就没人走了。”

贺中庭说着,长叹了一声,在座的不少中医学生和中医嘉宾也是有些落寞。

“中医的衰落,其实已经不可避免,除非科学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在中医衰落之前就赶上和包含之。

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

因为中医的精髓,不在中药材,不在针灸按跷,而在于中医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和五脏六腑木火土金水之间的哲学辨证体系。

抛开这些去用中药,不但舍本逐末,而且不可能有好的疗效。

疗效是医学的生命,疗效不好,慢慢的中医也就没有它的位置了。现在很多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中医,附子不敢用,麻黄不敢用,生半夏不敢用,朱砂不敢用,一听石膏三两,大黄三两之类的猛药,吓都吓死了,牛黄麝香犀角想用也没得用,自缚手脚,能有好的疗效,才叫怪呢。

估计再有几十年,就只有道士能够做真正的中医了,好了,我要说的呢,就这么些了,欢迎大家指正。”

贺中庭说完,现场爆发出一阵掌声,门外的学生们大呼精彩,甚至有不少西医学科的学生,萌发了学习中医的想法。

“我是中医内科学的刘明亮,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中医科的一名穿着很是普通的男生站了起来,道,“刚刚老师说到的张锡纯大医,中国近代的确少见,但我想会越来越有的,因为中药的理念是万物可入药。

包括太阳的阳光,空气。

自然也包括所有的西药。

只是这个方面,研发的人的确太少,尤其是具有条件的研发者。那么,我想以后会有的。而且就在不远处。目前影响中医发展的因素很多,反中医的外来因素不说,说说种植的和内部炮制中药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