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一章大藏寺!(2 / 2)

而当他重回故地的时候,忍不住双膝跪地、匍匐在大藏寺的寺门外,化为虔诚的信徒。

……

大藏寺所在地,山形如一头巨象,寺院建在象的颈部。

此外,附近山势如同环绕中央,自然形成一座十三尊大威德金刚坛城之排列。在寺院中心可远眺东、南、西、北各有一峰,是坛城的四方护法。

我站在大藏寺的山门之前,看着绵延的朱红色的宫墙,想起谢秋刀给我们讲述的那些数百年前的风流人物、佛教宗师,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这是我们离开北京的第七天。

在我们接到叶秋之后的第二天,高所长便宣布了第二次任务正式开始,我们需要去青藏高原,查清楚发生在那里的一些怪事的真相。

那些怪事,似乎与我们在东海的行动有着很密切的关联,高所长需要我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搜索,并且带回有价值的情报。

不过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次行动,我们原队伍中的老夏和杜思燕都没有参加。杜思燕据说是要在青海处理一些很紧急的异常事件,在我们去天津卫的时候就已经动身了。

而老夏,在胡说昏迷之后,他是唯一具有丰富外勤经验的人,必须要留在三零二坐镇,连同另一支调查小组留守,防备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所以这次行动,就由我、卫青、叶秋还有老谢四人执行。

一九八一年的时候,青藏、新藏和川藏铁路都没有修通,想要去往青藏高原,唯有青藏公路、川藏公路两个可行的选择。

考虑到高原症状的影响,我们没有选择直接走青藏线,改由北京乘火车一路南下到了成都,然后走川藏公路,由成都北上汶川、过刷经寺,到达了马尔康。

马尔康位于横断山区的大山大河夹峙之中,山势雄伟、地形险峻,有若天险。历史上曾有“治藏必先安康”的古训。

马尔康是预定计划的中转站之一,我们需要在这里接受一系列适应高原环境的训练,确保我们的身体素质足以在高海拔地区进行高强度的探索活动。

不过藏区有一个流传千年的说法:佛法最为昌盛的地方是“卫藏”,战马最为雄骏的地方是“安多”,而盛产彪悍血勇战士的地方就是“康巴”!

康巴地区民风彪悍,康巴的汉子恩怨分明,彪悍神勇,崇尚横刀立马,我们这样大的行动,必须与藏族人民携手并肩才能完成。

有鉴于此,为了在藏区得到良好的助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除了依靠地方政府的帮助,大藏寺也被列为了原定计划中重要的大后方。

藏族人民笃信佛教,僧侣在整个藏区对于世俗的影响力是相当巨大的,只要寺庙中的“朱古”(活佛)一声令下,方圆数百里的藏民全都会自发地前来支持。

谢秋刀曾修行的地方,正是整个阿坝州、甚至整个川北康巴地区最为声名卓著的大藏寺,这无疑对我们的行动是极为有利的。

但是有一点,我没有想到。

在我原本对于雪域高原的想象中,这里应该美若图画——嵯峨峭拔的冰山雪岭,奔涌腾跃的急流大川,澄澈湛蓝的高原湖泊,牛羊遍布的绿色草原……

但事实证明我似乎想得太美了。

在进山的路上,风景美则美矣,然而我却无心观赏——我高估了自己的身体素质。我们所乘坐的车辆,在悬崖峭壁、山涧大壑中间来回穿梭,盘肠也似的曲折道路晃得我不停呕吐。

而在进入康区之后不久,一阵强烈的头晕和胸闷感便彻底笼罩着我的全身,甚至我都明显感觉自己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持续地减退着。

这样的症状持续了两天,等我好不容易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快要接近马尔康县城了,想象中的美景半分也没看见,实在是一件令我遗憾的事情。

“好了。”谢秋刀的声音在场间响起,打断了我的沉思。

他完成了祈祷,从地上爬了起来,掸开衣服上的灰尘,面色宁静:“走吧,上师已经来接我们了。”

上师?哪位上师?

我的思绪刚刚转过来,朱红色的寺门便传来“吱呀”一声轻响,原本闭合的山门缓缓打开,绽露出寺院之中的种种情形。

身着红袍的年轻僧侣随着寺门的开阖退向两侧,一位身着臧红长袍僧服,头戴莲花毡帽的僧人正立在寺内,此刻面目温和地看着我们:

“远来的客人,请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