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四章黄泉引路人(2 / 2)


“岛下有大壑名‘极渊’,不知其深几何,其广何止,上不可见青冥,下贯似通黄泉。亘古无人迹,惟鬼神可飘忽往之……”

“极渊至深,有冥灵之木,雄虺之属,往而下之数十里,有黄泉地门,中有混沌莫测之物,达之可入虚天帝墟,得之可羽化登仙……”

《禹本纪》中记载,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之时,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而极渊,便是混沌中生出的至重至浊的一部分物质。在天地初开的时候,它一直往下沉、往下沉,最后在洪荒未定的大地上,坠出了一道无限深远的洞渊。

后来天地巨变,巨海化作桑田,地裂而天分,极渊便从此与中土远离,化作沧海中渺不可寻的一处秘境。

世所相传,极渊之中有混沌未分之时便存在的神物,凡人得之,立时便可跨越天人之间的界限,羽化登仙而去。

而且,《禹本纪》的撰写者,还记载了一个人曾经远去海外寻仙访道的事迹。

传说那个人从极西之地出发,横穿了四海八荒,历尽了千辛万苦,完成了天帝对他的考验,成功到达了极渊之中。

他在极渊遭遇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禹本纪》并没有记载,但这个人最后回到了中原,隐居在极北之域,最后羽化飞升了。

关于极渊的记载,怪诞离奇,本来不过是先秦时期寻常的志怪求仙之语,影丸也没有太过当真。

但就在他准备离去的时候,遗迹却突然塌陷下去,露出一间密封的青铜铸就的方格房间。而影丸,就在这铜墙铁壁的房间里,发现了一张皮——

一张人皮!

这张人皮晶莹剔透,薄如蝉翼,深埋地下千年,竟无一丝一毫的陈旧。

影丸发现它的时候,这张人皮端坐在金属台上。

它依然保持着盘膝而坐的姿态,四肢五官清晰可见,没有半分塌陷,远远看去便似一个打坐的老者入定不动,正在神游虚空。

整张人皮好似蝉蜕,四周丰盈,但却透明而中空,除了这张皮,这个“人”全身上下所有的血液、骨骼、筋肉却完全都消失了!

更诡异的是,仔细观察之下,这张人皮连一丝一毫的缝隙都没有!

就好像,就好像这个人身体内的五脏六腑、血脉骨髓完全被某种不知名的力量抽空了一样!

影丸说自己当时便如遭雷击,脑子里来回回荡着四个字——羽化登仙、羽化登仙!这就是上古之人羽化登仙的遗蜕!

竹简中的记载是真的!

极渊之中,果然有可令凡人羽化登仙的长生不死药!

自从那次之后,影丸踏遍中国的山川河流,遍阅自先秦时代传下来的经史子集,试图寻找到更多的线索。

关于极渊的面貌,在零星的古书记载中,被影丸抽丝剥茧地整理出来,他掌握的东西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至此,他终于决定前往极渊之中,追寻先人足迹,求得天人合一的境界,羽化飞升。

听完了极渊与影丸的故事,我沉默了一会儿,忍不住追问道:“也就是说,你知道怎么到达极渊最深处?”

“那是自然。”影丸淡淡道。

我精神一震,立刻道:“怎么去?”

“嘿……”影丸突然冷冷地笑了起来:“还记得你们带来的那份帛书吗?”

帛书?帛书!

我的脑海中立刻闪过青铜门外影丸所持的那一幅,盖着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印章的千年帛书。

那上面描绘刻画的诡谲图案、蜷曲文字,霎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下一刻,我感觉黑暗中有什么东西正向着我飘了过来,绸缎飘动的声音紧接着响起,我刚刚反应过来,那张轻薄的帛书便已经被影丸拿到了我的胸前。

一道微微的亮光从影丸的方向亮起,他的声音缥缈而来:

“看看吧。”

我借着一丝微光,打量着那张帛书。

不知道为什么,上面扭曲繁复的文字,在这诡异的空间中,却慢慢显出独特而富有生机的味道。

我甚至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自己似乎能认识上面的文字了,尽管我的脑子还没有完全翻译出内容,但视线移动之际,口中却已经不自觉地念出了什么:

“雄虺神魄,蠡蛇藏之,细若游丝,轻似微尘,迅愈电光,朝生而暮死,凌虚而往生,逝于混沌之中……”

后面还有好多字,但我此时却已经没有任何心思再去读了,脑子里不停回荡着最后一句话——“逝于混沌之中”!

我抬起头望着影丸,却发现那道微光根本不是影丸所点亮的,光芒来自他的身后,我的视线越过他的肩膀,落在深远的黑暗中——

无数纠缠交错的“蠡蛇”,裹挟成一团肉球,不停向着某个方向蠕动着。

幽蓝色的光芒明灭不定,

影丸的声音幽幽而来:

“你看见了吧,那些蠡蛇架起了一座通向幽冥的桥梁……”

“它们,就是这极渊之中的引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