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4章 奇人奇行(2 / 2)


其语气,浑然不把卢灿这位初见面的外人当客人。他自己施施然的背着手,站到院子中的另一侧,手中拿起一只大拖布。

卢灿这才注意到,右侧院墙附近,有一块几十平米的大型沙池,沙面很平整。

拖布、沙池,他想干嘛?

在卢灿的惊愕目光中,老先生踢掉人字拖,扛着一米多高的拖布,下到沙池中。

我靠,还真有沙中练字的!!!

老先生用腋下夹住拖把的木柄,双手握住中端,两腿岔开,开始落笔。

沙子具有流动性,因此沙字很难出笔锋,可是,老先生大拖把挥动中,卢灿能清晰的感受到,其笔锋笔意外露,劲道十足!

银钩铁画,笔走龙神,卢灿看得目眩神驰,惊若天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在平均一平米大小的沙字面前,原本硕/大的沙池显得如此狭小,辛弃疾的这首《破阵子》只能写半阙。沙字两排的脚印,如同纸上的分割线一般,将整幅肆意奔放的作品变得乱中有序。看来,这脚印也不是随便踩的。

老先生这手行书沙字,太牛了!

传说中的少林扫地僧,用扫帚写字,竟然真的有人这么干!

卢灿完全傻眼!一瞬间,刚才还是流浪老者形象,在卢灿心目中变得异常瑰丽奇伟!

老家伙爬上沙池边缘,俯视自己的作品,似乎也感觉不错,连连点头。

“李老爱写大字,可大字耗墨,另外也没那么大的纸张,因此才想到在院中建沙池。”楚臣在旁边为卢灿解释道。

“老先生会去香江吗?”卢灿的话语,与楚臣的解释,牛头不对马嘴。

这是他心底的真实想法,这一刻他确实非常非常担心,老头子不愿意去香江。

楚臣笑笑,他明白卢灿此时的心情,这是震慑并拜服的表现,当初自己何尝不被老先生震慑过?

“表现好点,应该没问题。”楚臣声音放低,轻声说道,“李老一辈子都研究文书字画,四十年来从未中断。从去年离开台北故宫后,你以为他没想着出去找事情做?”

楚臣这么说,那一定是聘的单位,受不了他的脾气?

“嘿嘿,你那小拍卖行,要是能忍受,估计去香江没任何问题。”楚臣的话,证实了卢灿的猜测。

“赶紧的,过来干活,表现好,才有机会!”楚臣推了一把仍在发呆的卢灿。

两人花了半个小时,将院子里里外外收拾一遍,卢灿沿着墙角,撒上一瓶洗涤剂,终于没那股子馊味。

全过程,老先生练自己的字,不过问。

不过,他也忘记刚才所谓的半个小时的时间限制。

许是写累了,他坐在门前的桌子旁歇息。卢灿捧着一壶新烧好的清茶,递了上去。

“小楚,说吧,今天又为什么事?”他看了卢灿一眼,慢悠悠的找楚臣问话。

感情这老先生不糊涂,早就猜到楚臣带卢灿上门有事。

楚臣在他面前,如同孩子般的挠挠头,灿灿的笑了两声。“阿灿在香江开了家拍卖行,十八号首拍,他们对鉴定师这块不满意,想请您去坐镇!”

“这不,我看您老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香江,活动活动?”

李灿林扭头,看着卢灿,“你爷爷呢?他为什么自己不担起来?当年新亚与故宫交流,你爷爷眼力,也还不算差的。”

这是表扬吗?卢灿有点晕。

这位老先生,感情还不知道卢嘉锡现在负责纳徳轩珠宝呢。

“李老和我爷爷很熟?”卢灿解释一遍爷爷现在很忙后,问道。

“算不上!早些年,他来故宫找易经资料,刚好那时我在负责书籍组,有过几次交道。”老头子答道。

爷爷研究《易经》?这事确定无疑了,可为什么自己从未在他的书房、卧室发现过?

难道放弃了?

“小子,给我一个打动我的理由,我就去!”老先生摆弄着茶壶,笑眯眯的看着卢灿。

这话……怎么这么套路?

理由少吗?

您这生活过得跟猪窝似的,照顾你?给你高额的工资?看你无聊请你去?发挥余热?见见老朋友?…………

卢灿想到的理由很多,可似乎总有些不够脱俗。

忽然,他看到沙池,有了!

“李老,您要是去香江,我给你建一个超大的沙池,让您尽情的练字!”

“您看好不好?”

老家伙一怔,忽然哈哈大笑!

手指连点,“有意思的小滑头!”

这应该是夸奖。

………………

老先生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卢灿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在真实的历史上,九月初,台北故宫的蒋复璁院长亲自出马,将李林灿请回去,并安排他担任故宫博物院的副馆长,一直到八四年荣休。

台岛之行,所有任务完成,收获出乎预期。

仅剩的那些瓷版画,楚臣答应负责出手。

八月十五日,卢灿回到香江,维德拍卖的首拍,即将举行。